2025年杭州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读小学、初中指南

浏览记录:42025-08-20

很多外地人在杭州长期居住,有的一家人都在杭州打拼,孩子上学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杭州对于随迁子女入学也有相关政策,详细内容来看下文!


(一)就读条件


凡年满6周岁,持有有效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市区接受义务教育。


*已在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入学(入园)的随迁子女,未申领有效居住证的应及时申领,已申领的应按规定及时签注。


(二)就读手续


1.小学一年级入学。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申请入学,由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申请人应在规定报名时间内到实际居住地教育服务区小学报名并提供随迁子女的有效居住证原件及复印件。


(1)流动人口居住证量化服务制度实施前,各区应根据随迁子女取得有效居住证的时间先后排序,按照就近(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流动人口居住证量化服务制度实施后,各区应根据随迁子女父母双方或一方居住证的量化分值按高低排序(以分值高的一方为准),按照就近(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2)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未取得有效居住证,但预计当年8月31日前能取得有效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应在规定报名时间内进行预登记。取得有效居住证后,应在8月31日前向实际居住地教育服务区小学补交相应证明材料。经学校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学校安排入学。该学校安排确有困难的,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解决。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优先安排规定报名时间内符合条件并完成报名的儿童入学。


2.初中一年级入学。在市区小学就读的随迁子女,毕业前由在读小学组织调查核实是否持有有效居住证,并将核实后的本校持有有效居住证的随迁子女毕业生名册报小学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由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升学分配。


(三)报名办法


(1)小学、初中均实行网上报名,分别通过“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和“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办理。具体路径为:登录浙里办APP(手机端)或浙江政务服务网(电脑端),搜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或“入学早知道”。


其中,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小学学籍与家庭户籍(毕业生户籍与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分属我市不同区、县(市)的,可选择其学籍或家庭户籍所在区、县(市)报名升学。本市户籍的市外小学毕业生,向户籍所在区、县(市)报名升学。各类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在外地小学毕业的,按政策规定选择相应区、县(市)报名升学。


(2)网上报名时,应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含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的转公学校,下同)中选报一类。其中,选报民办学校的需在报名前即符合就读条件,且限报1所。选定区、县(市)后,选报民办学校未被录取的,在该区、县(市)按招生规则安排就读学校。


(四)录取办法


(1)免试入学


①公办学校录取。符合就读条件且完成入学报名的儿童少年,公办学校根据招生政策规定,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序录取。


②民办学校录取。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其招生计划数的,由所在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应全部录取。


民办学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应全部纳入补招。除一贯制学校直升或民办学校等已按政策规定录取的学生外,其他符合就读条件的儿童少年均可在补招的民办学校中选报1所。补招录取仍按上述方式进行。


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及在民办学校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职教工子女选报本校,未被派位录取的,可追加计划录取;选报同一民办学校的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家庭,可申请组合绑定参加电脑派位,如派位录取的,相应追加计划。上述追加计划录取名单均需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2)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严格执行“公民同招”政策,民办学校录取与公办学校第一批录取同步实施。公办学校第一批录取,在选报公办学校的儿童少年(不包括直接选报或补报民办学校者,下同)中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排序。


其中,公办小学第一批录取儿童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且均在学校学区内的儿童。公办初中第一批录取:按对口小学招生的学校,录取对口小学毕业,且学生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均在该小学学区内的学生;按学区招生的学校,录取学生户籍、父母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且均在招生学校学区内的学生。


第一批招生录取阶段(含民办学校录取和公办学校第一批录取)未被录取的儿童少年,均纳入公办学校的第二批录取程序,录取按“住户一致”优先原则分类排序,其中选报及补报民办学校的,按“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排在直接报公办学校的同类别儿童少年之后。


每批次录取结束后,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学校录取结果和录取学生名单。


(3)一贯制学校小升初校内直升实施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办学(以下简称一贯制办学)的学校,其小学部六年级学生应一次性全部升入本校初中部,直升后剩余的招生计划纳入初中学校招生管理。


一贯制办学应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从批准后招收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并应在小学招生时告知家长。


(五)常见问题


我们是非杭州市区户籍人员,孩子持有杭州市居住证,但在杭州市区外就读小学,可以报名升学杭州的初中学校吗?


可以。杭州市区(上城、拱墅、西湖、滨江、钱塘、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外小学毕业生,持有市区有效居住证或《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可以向居住证所在区报名升学。居住登记地址以“个别生”网上登记开始前为准。具体通过“杭州市小升初管理系统”的个别生通道“其他类”办理。


我们是非杭州市区户籍人员,孩子今年要在杭读小学(初中),但孩子还没有《浙江省居住证》,预计8月才能办出,可以报民办小学(初中)吗?


根据《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杭州市区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未取得有效居住证,但预计当年8月31日前能取得有效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应在规定报名时间内进行预登记。取得有效居住证后,应在8月31日前向实际居住地教育服务区小学(初中)补交相应证明材料。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在报名结束后,对报名的儿童少年是否符合相关就读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其报名无效。


其中,选报民办学校的需在报名开始前即符合就读条件。如选报居住地所在区、县(市)的民办小学(初中),但报名前不符合居住地公办学校就读条件的,不能通过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报名无效。